水下抗分散灌浆料是由各种水泥骨料、 絮凝剂、防水剂等复合而成的粉末状灌浆材料,具有很强的抗分散性和较好的流动性,实现水下的自流平、自密实,抑制水下施工时水泥和骨料分散
一、应用范围
水下抗分散灌浆料适用于各种水下浇注的混凝土工程,可用于沉井封底、 围堰、 沉箱、抛石灌浆、水下连续墙浇注、水下基础的找平、填充,RC板等水下大面积无施工缝工程,大口径灌注桩、码头、大坝、水库修补,排水口防水冲击补强底板、水下承台、海堤护岸、护坡,封桩堵漏以及普通混凝土较难施工的水下工程。同时不受水深、施工面、混凝土量的控制,潮汐段混凝土施工时,也不受潮水的影响。
三、施工说明
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、灌浆设备、模板及养护物品。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, 水料比为 13%,严禁多加水 。拌和时宜先加入 2/3 的水拌和约 3min,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,宜采用机械拌和。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。拌合好的浆料宜在15min 内用完。
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均在国标( 20±1)℃环境下测得,若环境温度低于此温度,因反应速度变慢,终凝时间及标准强度的形成将有所延后。
水下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灌浆:
⑴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。
⑵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, 应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钢筋, 将修补区域边缘切成垂直形状。
⑶灌浆前应清除所有有碎石、粉尘或其它杂物,并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。
(4)支模:将灌浆部位用模板支护,模板顶部要高出水面20cm,同时保证模板内的水为静态水。
(5)将拌和均匀的抗分散灌浆料灌入模板中并适当敲击模板,在灌浆过程中,模板内的水会随着灌浆料的灌入而不断排出,直至灌浆完毕, 使多余的水分会全部排出。
(6)灌浆层厚度大于 150mm时,应采取相关措施,防止产生温度裂缝。
四、施工养护措施:
灌浆时,日平均匀温度不应低于5℃,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, 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。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, 水泥基灌浆材料